鈦合金具有密度小、比強度大、耐腐蝕性好、耐熱耐低溫性好、無磁性、抗沖擊性好、焊接性能好等突出優(yōu)點,廣泛應用于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。鈦合金在艦船上的應用提高了艦船在海洋環(huán)境中服役的壽命和裝備的性能。因此鈦合金被譽為“未來金屬”、“第三金屬”、“海洋金屬”等[1]。TA5合金是一種全α型鈦合金,含有4%鋁、0.005% 硼,其抗拉強度比工業(yè)純鈦高,屬于中等強度合金,可制作成板材、棒材和鍛件,是海水環(huán)境下的理想結構材料。目前該合金廣泛應用于造船工業(yè),如耐壓殼體、魚雷發(fā)動裝置、動力裝置等,也應用于各類兵器制造[2-4]。
試驗通過對不同工藝的TA5鈦合金板材組織和性能的對比分析,研究了鍛造開壞、板材軋制、火及熱矯形工藝對TA5合金板材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規(guī)律,希望能對今后TA5合金板材研制與生產(chǎn)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(jù),最終獲得滿足船舶標準的TA5合金板材。
1、試驗材料與方法
試驗采用撫順特鋼經(jīng)3次真空自耗重熔的TA5合金Φ610mm鑄錠,用化學分析法分析鑄錠的成分,化學成分滿足:3.3~4.7A1,0.005B,0.30 Fe, ≤0.08 C, ≤0.04 N,≤0.015 H, ≤0.150,其余為Ti(質量分數(shù),% )。用金相法測定合金的相變點為995℃~1005℃。鑄錠經(jīng)3150t快鍛機開壞后,采用1400mm軋機軋制成4.0mm板材。板材經(jīng)退火、熱矯形后進行力學性能測試和顯微組織觀察,分析不同工藝對TA5合金板材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,具體工藝如表1所示。采用工藝1~9生產(chǎn)的TA5合金板材力學性能如表2所示,其對應的顯微組織如圖1(a)~(i)所示。
2、結果與分析
2.1鍛造開壞工藝對組織與性能的影響
采用工藝1、2和工藝4、5生產(chǎn)的TA5合金板材的顯微組織,如圖1(a)、圖1(b)和圖1(d)、圖1(e)所示,力學性能見表2。工藝1和工藝4中板壞第2火次鍛造均在相變點以上150℃變形。通過工藝1與工藝2、工藝4與工藝5對比可知,采用工藝1和工藝4鍛造的板壞軋制成板材后,顯微組織粗化并且均勻化程度較低,再結晶等軸α相含量少,個別區(qū)域存在帶狀纖維組織,因此采用工藝1和4生產(chǎn)的板材強度較高,與技術條件要求相比富余量很大,但塑性變化不大。
2.2軋制工藝對組織與性能的影響
工藝3熱軋開壞時采用換向軋制,壞料變形20%~30%后旋轉90°進行軋制,顯微組織如圖1(c)所示,與工藝1相比,如圖1(a)所示,換向軋制可充分破碎晶粒,消除方向性,組織均勻化程度高,含有大量的再結晶等軸α相。由于換向軋制組織均勻,退火過程中的能量將更多地用于再結晶晶粒的長大,因此板材強度顯著降低,特別是抗拉強度降低幅度很大,塑性明顯升高。
工藝2為精軋采用冷軋,其顯微組織如圖1(b)所示。與工藝5和工藝6精軋采用熱軋相比,如圖1(e)、圖1(f),精軋采用冷軋的板材晶粒尺寸細化,強度明顯升高,塑性降低。這是由于冷軋是在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,軋制過程無再結晶發(fā)生,產(chǎn)生加工硬化,退火過程才發(fā)生再結晶;而熱軋是在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,軋制過程發(fā)生動態(tài)再結晶,軋后冷卻及退火過程中繼續(xù)發(fā)生再結晶,并伴隨晶粒長大,進一步使組織均勻等軸化。
工藝5和工藝6的精軋溫度分別為相變點以下80℃、相變點以下50℃,其顯微組織如圖1(e)、圖1(f)。由于精軋溫度升高,熱軋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熱能更高,存儲于晶粒內部的能量更大,為熱變形過程中晶粒的回復和長大提供了較高的能量,在軋后冷卻和退火過程中部分被破碎的細小晶??傻玫街匦麻L大,促進組織均勻等軸化[5-6],此精軋溫度升高,板材強度降低,塑性升高。
2.3退火及熱矯形工藝對組織與性能的影響
工藝6和工藝7的退火溫度分別為相變點以下270℃和相變點以下300℃,保溫時間相同,然后均采用相同的熱矯形工藝。兩種工藝生產(chǎn)的板材顯微組織分別如圖1(f)、圖1(g)所示。
與工藝6相比,采用工藝7生產(chǎn)的板材α相晶粒尺寸明顯粗大,組織等軸均勻化程度高。由于板材退火后進行熱矯形,熱矯形溫度為相變點以下280℃,保溫時間一般在(13~15)h,在保溫過程中,最后(2~4)h料溫可達到相變點以下300℃。這對于采用工藝6退火的板材來說,由于熱矯形過程中的料溫低于退火溫度,不足以破壞退火后的組織平衡關系,基本不會影響板材的性能;而對于采用工藝7退火的板材來說,熱矯形過程相當于延長的退火保溫時間,因此,造成α相晶粒進一步長大,強度降低了50MPa左右。因此在退火過程中,退火溫度一定要高于熱矯形過程中的料溫,避免后續(xù)熱矯形過程對板材組織性能產(chǎn)生影響。
板材一次熱矯形不平度可達到標準要求的5mm/m。為進一步改善不平度,板材需采用二次或三次熱矯形。工藝6、8、9熱矯形溫度均為相變點以下280℃,熱矯形次數(shù)/保溫時間分別為一次/保溫(13~15)h、一次/保溫(13~15)h+二次/保溫(6~8)h;一次/保溫(13~15)h+二次/保溫(6~8)h+三次/保溫(6~8)h。不同熱矯形工藝的顯微組織如圖1(f)、圖1(h)、圖1(i)所示。隨著熱矯形次數(shù)的增加,顯微組織進一步均勻等軸化,并且再結晶α相晶粒長大,但α相晶粒尺寸的這種輕微變化不足以影響室溫拉伸性能的明顯變化,如表2所示。因此,板材采用二次或三次熱矯形,不會對室溫力學性能造成影響,不平度可達到(2~3)mm/m。
3、結論
(1)板壞鍛造時,第2火次采用相變點以上150℃變形,造成板材組織粗化,呈纖維狀,強度富余量大,但塑性變化不大。
(2)采用換向軋制的板材組織均勻等軸化,并且再結晶晶粒尺寸增大,板材強度顯著降低,塑性明顯升高隨著精軋溫度的升高,再結晶晶粒均勻化長大趨勢明顯,強度降低,塑性升高。
(3)為了避免熱矯形過程對板材組織性能產(chǎn)生影響,退火溫度應該高于熱矯形過程中的料溫;板材采用二次或三次熱矯形,不平度可達到(2~3)m m /m ,室溫力學性能基本不變。
(4)通過工藝1~9對比可知,工藝6不僅簡單易行,而且采用其生產(chǎn)的板材組織為均勻細化的等軸組織,強度和塑性匹配良好,不平度達標,因此工藝6為TA5鈦合金板材的最佳工藝。
參考文獻:
[1]《稀有金屬材料加工手冊》編寫組.稀有金屬材料加工手冊[M].北京:冶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4:471-479.
[2]孫建科,盂祥軍,陳春和,等.我國船用鈦合金研究、應用及發(fā)展[J].金屬學報,2002,38(z1):33-36.
[3]限陳麗萍,婁貫濤.艦船用鈦合金的應用及發(fā)展方向[J]. 艦船科學技術, 2005, 27(5) : 13-15.
[4]陳軍,趙永慶,常輝.中國船用鈦合金的研究和發(fā)展[J].材料導報, 2005, 19(6) : 67-70.
[5]廖強,謝文龍,曲恒磊,等.熱軋溫度對TA5-A鈦合金板材組織及拉伸性能的影響[J.熱加工工藝, 2012, 41(16) : 5052.
[6]孫虎代,王田,陶海林,等.軋制溫度及退火溫度對TA5鈦合金棒材組織和性能的影響[J].中國鈦業(yè),2017,(4) :40-43.
相關鏈接
- 2024-01-20 成形及退火溫度對艦船用TA5鈦合金棒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
- 2024-01-16 航空超導生物等低溫工程領域用TA7鈦合金板材高溫拉伸變形
- 2024-01-14 熱處理制度對激光增材制造TA15鈦合金板力學性能的影響
- 2023-12-17 表面處理工藝對航空發(fā)動機用TA15鈦合金板材彎曲性能的影響
- 2023-12-14 我國海洋工程用鈦合金棒鈦合金板應用現(xiàn)狀和發(fā)展趨勢
- 2023-11-25 利泰金屬解析TA18鈦合金板材焊接的三種工藝異同
- 2023-11-20 TA32鈦合金板材的超塑脹形性能研究
- 2023-11-09 細晶TA15鈦合金板材制備工藝及其超塑性研究
- 2023-10-20 TA15鈦合金板材微觀組織及疲勞性能研究
- 2023-10-14 TA15鈦合金中板組織與力學性能研究